初秋的夜,靜謐中透著絲絲微涼,大街上,路燈照著稀疏的行人,拉出長長的影子,偶有車輛馳過,劃破夜的寂靜。交聯設計院的三樓辦公室,張志遠正聚精會神地審視著自己的作品,時而思索,時而勾畫,燈光照著他與實際年紀不相稱的滿頭銀發,顯得格外晶螢,臉上的鏡片被燈光暈染得熠熠生輝,寧靜而傳神……
張志遠,交聯集團的金牌設計師,先后獲得注冊電氣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分布式發電機智能配電專業委員會委員等榮譽稱號。16年來,始終保持著激情、夢想、責任、細致,用他的刻苦、專業、工匠精神完成了一個個精品項目,同時參與國家重點專項工作的研究,為公司、為電力行業做出杰出的貢獻。
設計師,聽起來高大上,仿佛任何項目通過他們的手輕而易舉的設計出來。然而,他們背后付出的時間與精力是外行人無法知曉的。2016年,張志遠受命負責非洲剛果(金)一座120kV變電站設計工作。這是一項從技術領域到自身身體素質都要經受考驗的任務。由于非洲的電壓等級與國內完全不同,非洲電力設計院的標準過于落后陳舊,為能設計出具有前瞻性的變電站,張志遠與甲方、當地設計院反復現場堪察,結合國內的相關標準,研究最佳設計方案。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瘧疾和暴力的頻繁發生,時刻影響著生命危險,甲方安排了荷槍的保安跟隨,緊張感油然而生。記得剛去的那一個星期,由于水土不服,肚子一直不舒服,白天跑工地,晚上掛吊針,掛完吊針馬上開始初設方案的討論,一周下來瘦了十來斤。欣慰的是絲毫沒有影響工期進度,而設計方案受到甲方的高度認可和稱贊。張志遠回憶道。
張志遠說:“這個項目是我參加工作以來最難忘的一個項目,也是一次心靈的洗滌,世界不會因我們而停止,但世界可以因設計師而更加美麗。我曾來過這個世界,曾為世界留下美好,這就是人生的意義?!?/span>
設計師就慧海拾遺者,電氣設計專業知識是沒有邊際的,只有學習和積累更多的知識,厚積薄發,才能去開拓創新,開發未知的全新領域,挑戰更高的金字塔尖。2018年,張志遠與團隊參加了“國家電網公司2018年輸變電工程設計競賽”。此次競賽是國網公司基建部依托冀北廊坊大城500kV變電站、河南怡德(梁莊)220kV變電站、冀北霸州吳莊入大城變500kV線路、江西井風山水電站澄江220kV線路等4項工程組織開展設計,重點考察設計單位模塊化建設、機械化施工、三維設計、組合電器深化應用、“三跨”優化等電網建設技術重點,在標準化建設成果基礎上,發揮探索與創新設計精神。其技術難度和創新要求都非常高?;诠拘酆竦募夹g實力和團隊研發氛圍,張志遠團隊吃住在辦公室,翻閱的資料疊成小山,經常因為某個新的點子而討論通宵。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公司榮獲三等獎,是浙江省唯一一家獲得競賽獎項的民營設計單位。
為提升公司整體的技術水平,這一年,張志遠組織了10人學習小組,備戰“注冊電氣工程師”的考試。在張志遠的號召下,每天晚上6點至9點準時開始互助自學模式,啃教材、做習題、相互提問,重點和難題集體討論,學習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歷經半年的挑燈夜戰,8位員工成功考取了注冊電氣工程師,公司的人才隊伍進一步壯大。
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同樣重要。2017年,公司正式掛牌“新三板”。邁上新臺階的同時,新的征程也隨即開啟。張志遠主動請纓,負責“設計工日制”項目小組,研究因并行開項目的項目多,設計人員交叉工作頻繁帶來的一些管理效率上的問題,張志遠經過一年的研究和實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設計工時制”創新管理模式。
“設計工時制”作為公司信息化體系中一個重要的部分,有效控制了項目成本、解決了設計師的勞動評價、工資計量問題,同時項目進度可查、可控、異常提醒,大大提升了項目進度管理能力。
扎根電力設計專業領域16載,并取得非凡成績的金牌設計師張志遠,已是電力設計行業專家,樂于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感悟,幫助更多的同行在設計師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一個合格的設計師,要從實踐中學習,在項目的設計和執行過程中去鍛練自己的能力。不立足于項目實踐,最多的理論學習和思考也無益,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設計過程中會碰到什么樣的難題。只有在實踐中碰到問題,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查閱資料,尋找答案,解決問題,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融會貫通,最終形成自己的設計理念和思路,成為一個真正的電氣設計工程師。
2、要有團隊合作精神。完成一個項目,團隊成員之間需要無障礙溝通。精度控制、可靠性、技術條件、供應商選擇等等,都需要溝通協作,在充分的溝通討論中,尋找最優的設計方案。
3、實時更新行業知識。電氣設計的技術是一些應用型的技術,很多技術已相對成熟,可以拿來用。但現在技術發展飛快,快到你來不及反應就被淘汰了。因此我們必須對國內外目前技術發展程度和市場上能接觸到的技術知識有一個了解,與時俱進,切忌夜郎自大。
設計師之路永無止境,只要你把每一個項目都當成一次晉級賽,從中學到到什么,獲得什么,勇于挑戰不同類型的項目,你的設計能力將快速提升,成為一名秀的設計師指日可待。